会员风采
领军学员——李晓丽 发表时间:2018-05-09 14:41:16 流览量:次 分享到:
领军学员——李晓丽:德力西集团税务部经理,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从事会计和培训工作多年,实战经验丰富,授课思路清晰。

李晓丽.jpg


IPO上市的财务问题

——乐清领军第四期学习小结

        纵观乐清企业的现状,会计人员交流中最热的就是“上市”这个词儿,身边不管是业务十几个亿的,或是只有几千万的营业额,都在着手筹备上市工作,让人有个误区,以为上市是件非常容易的事。这次上国会应我们领军的要求,针对IPO的上市筹备、审核及财务规范性问题,为我们请来了三位资深的老师授课,受益匪浅。

        首先,请的是一位参与IPO审核过会的资深老师,他通过各种实例为我们讲述了企业上市筹划及如何过会,特别2017年多家企业被否的最大原因是存在做假现象,他呼吁在“真实”的基础上,力求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达到“充分、完整、准确”的要求,做到财务规范。但回看乐清当地,财务规范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两本账是大部分企业存在的症状,企业如想上市,必须要与实际趋同,为之需要支付巨大的进入成本,那么企业财务规范先从以下几方面调整观念:

        1、低调处事。任何企业发展到最后必然要走上市之路,但不要以为业绩好,关系强就可以所向披靡。财务规范是企业上市的前提条件,但上市前低调处事仍是重中之重,2017年被证监会否决的多家企业,虽然是因为造假或是内控,但更多的因素还是在于被举报,提醒企业上市前一定谨防竞争对手、股东、内部员工的矛盾冲突。

        2、规范宜早不宜迟。规范不是一个周期的产物,财务规范越早越好,有些企业等到启动IPO再来规范财务问题,往往是亡羊补牢。不是所有的财务问题都可以在后期通过规范解决,有些财务障碍一旦造成将无法挽回。实践证明,早规范的企业上市进程会更加顺利,老师提议企业在上市前最好准备5年或是8年时间,这样给企业一个缓冲期,也更能经得住证监会的火眼金睛。因为我们知道,一旦企业的信息披露,上市也只能进不能退,否则被否退市,不但前期投入的成本打水漂,而且企业还会受到相关部门的监查,代价不可谓不大。

        3、配备专业团队。财务规范不是一蹴而就,规范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能力很重要,企业只有招聘更具有行业经验的财务人员,并聘请有经验、负责的专业团队进行辅导规划,才能少走弯路。但课堂上老师也提醒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三方中介,毕竟中介机构的介入,会暴露企业很多商业秘密,因此不要把自己还没理清的事情太早让中介机构知晓,与之保持距离,采取保护措施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其次,由丰富实战经验的事务所老师,从不同的立场为我们讲述了IPO中碰到的各种财务问题,她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的具体症状,我总结有以下发现:

        1、资金和现金流。关联资金的往来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一个监控环节,现金流量表的地位尤为突显,其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证监会审核IPO的硬指标之一。我们都知道在实务中,特别是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常用迂回战术来规避风险,比如关联资金往来因无法准确定性是否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产生影响,而将其归入非经营活动,以此来粉饰对重要指标的影响。

        2、收入成本确认不规范。企业为了上市,往往采取按需计收入,或少计成本等手段,以修饰财务报表的漂亮;或许也因为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不足,导致公司财务处理混乱、账实不符等情况发生。特别新准则的出台后,比如近年来热门讨论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其差异对各商场、超市的联营业务带来极大的冲击。另外为追求成功上市,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企业使用洪荒之力来降低成本,有家企业离谱到其高管人员的年薪竟然只有2万元,这种粗糙的手法是上市的绊脚石。

        3、企业内控制度。我们普遍有一个误区,以为只要企业补了税就能上市,其实很多企业被否的原因归咎于内控的混乱。拟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只要出现会计差错数量多、发生频率高、涉及金额大,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存在严重的管理舞弊或税务问题,都会成为证监会审核被否的理由。如利用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等长期挂账来操控坏账损失或资金的借用;或是存货账实差异大,来粉饰企业的毛利率;或企业高管人员频繁变化或减持等。这些现象都能反映企业的现状,受到证监会的监管,以此评判企业是否真实可靠的一大标准。

        4、业务及可持续经营能力。企业要想成功上市,必须对市场行情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清楚同行业、同规模的毛利变化,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有割舍意识,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财务系统,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特别是要进行合理的投融活动分析,做出最适合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保持利润稳步增长,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

        再次,上海商学院的董教授为我们讲解了会计准则的新旧变化,面面俱到、风趣诙谐。他告诉我们读准则是件特别痛苦的事件,因为准则只是提供原则性的导向,应用时要反复推敲、逐字斟酌,而且还存有“调一调”的可操作余地。

        新会计准则在未来3-4年将陆续被企业采用,它不但能改善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质量,而且提高不同企业之间的数据可比性。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收入准则的变化:(1)现行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2)提出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3)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4)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

        当然,新的会计准则还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对关联交易的规定、政府补助等,它对旧准则进行了补充,提高了准则的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对资产和交易的公允更加重视。通过本期学习,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指明了IPO上市的审核要求和企业将来的方向,让我们对财务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目标。